九一八事变爆发后,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无情地践踏东北大地北京配资之家网,庄河这座小城也陷入了黑暗的深渊。然而,庄河人民并未屈服,一支特殊的抗日力量——庄河大刀会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崛起。虽存续仅一年,但这支以大刀、长矛为主要武器的民众抗日队伍以热血和勇气,谱写了大连地区可歌可泣的抗日战歌。
浪潮涌动 庄河爱国志士奋起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,日本关东军自安东(今丹东)经大孤山长驱直入,进犯庄河。守军溃退,县城顷刻沦陷。日军入城后烧杀劫掠,民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。国难当头,庄河爱国志士奋起抗争,相继组建抗日义勇军。庄河大刀会正是这股民众抗日浪潮的组成部分。 1932年上半年,庄河长岭地区便率先创建了大刀会组织。此后,爱国志士鞠抗捷(鞠仁卿)与郭殿政分别在邱家沟、曹家屯组建大刀会。大刀会的成员几乎都是普通百姓,平日里从事着各自的生计,但在国家大义面前,他们拿起大刀、长矛等简陋武器,毅然投身到抗日斗争中。 1909年5月26日出生于庄河殷实农家的鞠抗捷,早年就读于奉天高等警官学校。九一八事变后第四日,他怀满腔救国热忱疾返故里。他捐出家中几十石粮食和上千元钱用作大刀会活动经费,并请来老师教大刀会的人习武。成员们白天劳作,夜晚则刻苦习武,武艺和战斗技巧迅速提高。短短数月,大刀会便发展壮大,成为庄河地区抗日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。 到当年10月,庄河大刀会的规模已从最初的3个团激增至16个团。为适应这一发展形势,大刀会于10月在长岭村召开各团团长会议。会议决定成立大刀会总团部。会上推举郭殿政为总团长,倪元德为副团长,鞠抗捷担任参谋长。庄河大刀会组织架构的完善进一步促进了发展。至12月土城子战斗前夕,庄河大刀会已发展到惊人的33个团,活动范围东起大孤山,西抵碧流河,覆盖方圆数百里区域。
展开剩余65%首战告捷 土城子战斗中威震敌胆 1932年冬季,日本侵略者对辽东半岛风起云涌的抗日运动深感恐惧,于是抽调1万余人,分多路向庄河、岫岩、凤城等地发起了疯狂进攻。12月15日,庄河大刀会总部得到重要情报:靖安游击队第12联队联队长森秀树率领160余名日伪骑兵,从瓦房店出发向东奔来,扬言要踏平庄河抗日武装,企图一举剿灭大刀会。 为了迎击敌人,大刀会总部立即发出“鸡毛信”,各分团接到消息后,迅速响应,短时间内便集结了1000余人马。当天傍晚,大刀会1000余人马趁着夜色,向土城子村进发,攻打驻扎在这里的日伪军。 战斗在半夜时分打响。大刀会战士们如潮水般冲向敌人,日伪军在睡梦中被惊醒,来不及应战,一时间死伤惨重。有部分敌人凭借着房顶机枪疯狂扫射,战士们不顾危险,冲上房顶,与敌人展开近身搏斗,最终端掉了机枪火力点。 经过4个小时浴血拼杀,日伪军半个营的骑兵被彻底击溃。大刀会共击毙森秀树、木村谦一郎等11人,刺伤数十人,缴获战马30余匹,机枪、步枪30余支,还有一些弹药和战刀。
诱敌深入 文家街伏击再挫敌锋 土城子战斗后,敌人不甘心失败,开始对大刀会进行疯狂的报复和围剿。1932年12月,日伪军集结了大量兵力,对庄河大刀会发动了第二次大规模围剿。大刀会总部得知日伪军行动后,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,与邓铁梅带领的抗日部队一同,在文家街红花岭一带设下埋伏,给日伪军以迎头痛击。 红花岭坐落于庄河境内,这里重峦叠嶂、沟壑纵横,险峻的地形成为天然的作战屏障。战士们身披树枝枯草作伪装,隐蔽在密林间。不久,日伪军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了过来。当他们全部进入伏击范围后,随着一声令下,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般从山上冲了下来。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,顿时乱作一团。战斗持续了几个小时,敌人在伏击圈中左冲右突,却始终无法突破大刀会的层层包围。最终,在付出惨重伤亡后,残余日伪军丢弃大量武器辎重狼狈逃窜。此役共击毙日军少佐1人、士兵50余人,缴获轻机枪1挺、步枪50余支及大批军用物资,成功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。
英魂不灭 抗日功绩永镌史册 在经历了土城子、文家街等一系列战斗后,庄河大刀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战绩,但也引起了敌人的疯狂报复。人员伤亡不断增加,武器弹药也逐渐匮乏。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太大,大刀会在敌人的围剿下逐渐陷入困境。 为了保存实力,避免全军覆没,大刀会总部决定分散突围。在突围过程中,许多战士在战斗中英勇牺牲。部分战士成功地突破了封锁,加入了其他抗日队伍。后来,他们中的很多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参与了新中国的缔造与建设,将庄河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继续传承下去。 自1932年创建至1933年解散,庄河大刀会存续虽仅年余,然其浴血壮举,不仅激励庄河民众前赴后继投身抗战,更在大连抵抗日本侵略斗争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 朱永珩
半岛晨报、39度视频首席记者黄凤桐(相关文图资料由中共大连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)北京配资之家网
发布于:辽宁省富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